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加拿大共生国际传媒
全站LOGO右侧VIP广告[2017-01-27 00:33:01]
网站首页 时事新闻 高新科技 金融财商 法苑说法 共生学堂 漫游天下 行走中国 专家论坛 精英专访 中华国粹 医疗卫生 文学园地 Photo 视频 News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时事新闻  >> 查看详情

时事新闻

【共生传媒】怀念卢世璧院士 ——我与卢老二十年

来源: 加拿大共生国际传媒  日期:2020-04-06 16:12:44  点击:11271  属于:时事新闻
【加拿大共生国际传媒讯】作者: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 胡平

        编者按:2020年3月2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卢世璧因病于北京去世。卢世璧院士,1930年7月8日出生于湖北省宜昌市,1956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学院。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骨科研究所所长。他在国内首先开展了人工关节的系列研究和临床应用;首先开展了火器性神经损伤自体神经束间移植术及周围神经再生趋化性研究;研制了化学去细胞神经移植并应用在临床;首创脊髓后根切断对不同方法修复神经后,神经错接率的定量观察;首创形状记忆合金棒治疗脊柱侧弯;第一个研制成功国产CPM机;首先采用微波热疗治疗骨肿瘤;在国内最先建立冷冻干燥骨库等。1996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8年被评为一代名师。他先后参与了1966年邢台地震、1975年营口地震、1976年唐山地震、2008年汶川地震等四次大地震的救援工作,是全国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震救灾模范。本社发表清华大学胡平教授追思文章,缅怀这位骨科泰斗,育人良师,军医楷模。
       

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卢世璧教授
 
 
        一周前闻卢老病逝噩耗,心情十分沉重。
        卢老医德高尚,四上地震灾区救死扶伤;他是一代宗师,在组织工程界创新发展,提携新人;他还是清华大学杰出校友,我的人生楷模。
        卢老与我亦师亦友二十年,他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

        一、巧遇卢老,校友情缘 

        我与卢老初识于2000年12月在广州南方医院召开的全国笫二届组织工程会议上。一次吃晚饭,我与卢老夫妇及他的学生同桌,交谈中卢老知道我是清华大学老师,高兴地说:“咱们是校友啊!我是1948年生物系医学预科生,你搞生物新材料,正好可以跟我们开展医学合作呀……”那天我们相谈甚欢,他还即刻派孙明学博士、郭全义博士与我直接联系。这次巧遇,是难得的机缘,让我有幸与卢老相交20年;是卢老,为我打开了基础研究工作的大门。
        2001年清华大学90周年校庆展在天安门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当化工系组织教师参观时,我发现清华大学院士(包括曾在校学习和工作过的)照片中没有卢老的照片,当即找到校展负责人。他很重视我反映的情况,马上打电话给校长办公室查对落实。现在,人们再参观清华大学校史展览馆,便可清楚看到卢院士的照片和简介了(见附照1)。

 

附照1:清华大学校史展

 
        二、学术合作,提携发展

 
      我是清华大学化工系高分子材料专业的老师,从90年代未期与我校生物系老师合作,从事细菌发酵产生的生物可降解塑料—聚羟基丁酸酯PHB的加工与应用研究。当时组织工程刚在中国兴起,需要材料支持,而材料也需要医生的评价援助。卢老派孙明学博士对PHB及其衍生物支架材料做了细胞培养, 组织切片, 浸出组织液的生物相容性及毒性等系统分析评价, 为我们的材料在组织工程中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对早期中国生物材料支撑(除聚乳酸PLA外)是一个新材料补充。
        记得当我用PHB制造出可降解骨钉时,卢老手握骨钉兴奋地对我说:这是中国的创新,原料自给,皮质骨也可用,具有可透视、酸性沉积少的特点。如有困难我可以找两位医生博士帮你做动物实验。卢老的话给了我极大的鼓励。
        2004年冬我参与卢老牵头的“北方国家级人体组织工程中心”的组织与申请工作,得到极大锻练。2009年10月,清华大学为首团队“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结构、改性和成型应用基础研究”项目获中石化协会技术发明二等奖(我是第一发明人),卢老是两位推荐人之一,他写的推荐书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卢老还举荐我参加了他为理事长的多个协会(见附照2),让我学到了许多医学知识,交了许多医生朋友。这种医工结合,学科交叉的实践活动,极大开拓了我的创新思路。卢老还多次邀请我参加骨科研究所的科技讨论会,出席他博士生的论文评审与答辨会,卢老也是我业务上的引路人。

 
附照2:卢老与胡平
 
        三, 鼓励创新,培养青年

        卢老对新材料和新技术相当敏感,当他了解到我用静电纺技术加工支架及实验室设备的制造特点后,马上让郭全义主任和彭江主任与我合作,引进电纺设备, 组织学生在软骨、神经、半月板等方面进行实验基础研究,促进了交叉学科的进展,也成就了年轻人的事业。
        正是卢老对创新思维的敏锐,鼓舞了我在静电纺纳米纤维技术领域辛勤耕耘。现在这一技术已成为中国纳米纤维制造的生力军。近几年,在解放军总医院一年一度召开的骨科会议上, 每次见到卢老,都能当面请教(见附照3),学习新知识, 并通过他加强与年轻学者和医生的交流。
        卢老对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发展及北京的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创新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引领作用。

 
附照3,胡平与卢老
 
        时值清明,又当全球抗疫,我们深切缅怀卢老,更要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创新,砥砺前行,为人类科学事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卢世璧院士永垂不朽!
        敬爱的卢老一路走好!
清华大学化工系胡平敬挽
2020年4月4日
     

       编辑:胡宪



——  END ——

广告

点击华人会广告图片可下载华人会APP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欢迎关注加拿大共生国际传媒网站


欢迎关注加拿大共生国际传媒微信公众号

欢迎惠顾广告!
联系电话:胡宪  514-246-3958,胡海  010-15901065716